Thursday, March 31, 2016

使徒行傳7章17-29節

「...摩西學了埃及人一切的學問,說話行事,都有才能。他將到四十歲,心中起意,去看望他的弟兄以色列人。到了那裡,見他們一個人受冤屈,就護庇他,為那受欺壓的人報仇,打死了那埃及人。他以為弟兄必明白神是藉他的手搭救他們,他們卻不明白。第二天,遇見兩個以色列人爭鬥,就勸他們和睦,說:「你們二位是弟兄,為甚麼彼此欺負呢?那欺負鄰舍的,把他推開說,『誰立你作我們的首領,和審判官呢?難道你要殺我,像昨天殺那埃及人麼。』摩西聽見這話就逃走了,寄居於米甸,在那裡生了兩個兒子。」
 
   以色列人在埃及四百年被奴役受苦之後,神垂聽他們的禱告,興起一個人名叫摩西。其實神並不是四百年後才聽見以色列人的苦苦哀求,在他們開始呼求時,神已經聽見了,只是神有祂自己的時候來成全工作。
 
   摩西從小在王宮長大,學了世上一切學問,受到最好的裝備,才能承擔神給他的重任。到四十歲,偶然間他發現自己原來是以色列人,看見同胞在埃及受奴役痛苦, 內心深處就盼望能幫助以色列人。他要拯救以色列人,以為自己有權勢地位可幫助他們。有一天他看見埃及人欺負以色列人,就把那埃及人打死,心想以色列人應該可以擁立他為王。沒想到第二天,遇見兩個以色列人彼此相爭,他上前作調解的工作,其中一個卻說:「難道你要殺我,像昨天殺那埃及人?」他以為以色列人明白自己,會擁立他,可是結果卻不是這樣。
 
   從此他逃亡曠野四十年,後來神重新呼召他,去拯救以色列人。他卻在神面前說:「神啊,我不能,我拙口笨舌!」四十年在曠野中,摩西天然的生命被對付了;以前覺得自己能夠,如今他降服在神面前,承認自己什麼都不能做。神卻對他說:「的確,你不能做,但是我能!」在我們生命中,需要常受神的對付修剪;在事奉神時,天然的生命是沒有果效的。要學習讓神來修剪我們,懂得依靠神,靠著神的力量事奉衪。
       
    
與劉彤牧師同心禱告
主,感謝你,因你是信實的,你樂意幫助我們。求主赦免,因我們常想靠自己天然的生命,求你拿去這天然生命的軟弱,天天依靠你來生活。感謝禱告奉耶穌得勝的名祈求,阿們!

Wednesday, March 30, 2016

使徒行傳7章8-16節

「神又賜他割禮的約,於是亞伯拉罕生了以撒,第八日姶他行了割禮。以撒生雅各,雅各生十二位先祖。先祖嫉妒約瑟,把他賣到埃及去...。約瑟就打發弟兄請父親雅各和全家七十五個人都來,於是雅各下了埃及,後來他和我們的祖宗都死在那裡;又被帶到示劍,葬於亞伯拉罕在示劍用銀子從哈抹子孫買來的墳墓裡。」
 
   神給亞伯拉罕的應許有兩方面,一是兒子的應許,一是地的應許。亞伯拉罕憑著信心領受這兩方面的應許:當他相信地的應許,就離開吾珥;他也相信兒子的應許,就改名叫亞伯拉罕,即多國之父。但是憑信心相信是一回事,實際能看見這些事發生又是另一回事。特別在後裔的事情上,神在亞伯拉罕七十五歲時就應許他要生一個兒子,但事實上一直等到他一百歲才真正得著這個兒子,這個過程實在不容易。雖然在這期間,撒拉把自己的婢女夏甲給亞伯拉罕作妾,生了一個兒子叫以實瑪利,亞伯拉罕一直把以實瑪利當作自己的孩子來養,也以為這就是神賜給他的後裔。神卻説:「不是的,唯獨從撒拉所生的才是你的後裔,才是你的孩子。」
 
   在神向人的應許上,人總想用盡各樣方式,用自己的力量幫助神完成祂的應許。但事實上,神的道路永遠高過人的道路,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撒拉當時已經九十歲了,從人的角度來講不可能,但神的應許果真要實現!亞伯拉罕在一百歲時,從撒拉生了一個兒子,取名以撒。從這段聖經看見,從以撒生雅各也生了以掃,再從雅各生了十二個孩子,也就是十二個支派的先祖,到他們在埃及地時已經有七十五人,這個家族不斷在擴展當中,神實在是信實的!
 
   在你生命當中,有沒有看見神也是這樣信實?你能相信神的應許嗎?當神的應許還沒有成就時,你能堅持不依靠自己的方法,不依靠自己的聰明而單單仰望祂嗎?求神來幫助我們!
       
    
與劉彤牧師同心禱告
主,因為你是信實的,常常用出其不意的方法幫助我們。我們再次來到你面前來仰望你,相信你的話語與應許,求你按照應許成就在我們眾人身上。感謝禱告奉耶穌得勝的名祈求,阿們!

Tuesday, March 29, 2016

使徒行傳7章1-7節

「...司提反說:『諸位父兄請聽!當日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在米所波大米還未住哈蘭的時候,榮耀的 神向他顯現,對他說:你要離開本地和親族,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他就離開迦勒底人之地住在哈蘭,他父親死了以後, 神使他從那裡搬到你們現在所住之地。在這地方 神並沒有給他產業,連立足之地也沒有給他;但應許要將這地賜給他和他的後裔為業。那時他還沒有兒子, 神說:他的後裔,必寄居外邦,那裡的人,要叫他們作奴僕,苦待他們四百年。 神又說:使他們作奴僕的那國,我要懲罰,以後他們要出來,在這地方事奉我。』」
 
   司提反向當時的工會跟祭司述說神所託付的福音時,特別提到福音不只從耶穌基督開始,更可以回溯到神向亞伯拉罕的應許。在神應許亞伯拉罕關於眾子孫的應許裡,其實祂指的不是眾子孫,神其實是指著耶穌基督而言。所以神向亞伯拉罕的應許非常重要,而亞伯拉罕是憑信心不憑眼見的人,當他領受神的應許後,就立刻勇往直前。
 
   當他還住在吾珥的時候,神向他顯現,清楚對他說:「亞伯拉罕,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到我指示你的地方去。」你要知道,當神向亞伯拉罕顯現時,祂並沒有清楚告訴他,要去哪一個地方,只是對他說,要離開這裡到我要你去的地方。很難想像,亞伯拉罕那天要如何向妻子解釋這件事,但他卻相信神的應許,這個應許就在他裡面成為信心的根基。
 
   神也應許說,他的後裔要像天上的星那樣多,要像地上的海沙那樣多。於是亞伯拉罕就改了名,他原來叫亞伯蘭,但當他領受神這樣一個後裔的應許後,就將自己的名字改成亞伯拉罕,意思就是多國之父。當時亞伯拉罕憑著信心將名字改成亞伯拉罕,而我們在每天生活中,也要學習憑信心不憑眼見。相信神的話語,存著勇敢的心順從,就能夠經歷神莫大的豐富。
       
    
與劉彤牧師同心禱告
主,感謝你,把亞伯拉罕的榜樣放在我們面前。求主幫助我們,不但相信你的話語,且要遵從你的話語。好叫我們能夠一次又一次經歷你的真實、豐富。禱告奉耶穌得勝的名祈求,阿們!

Monday, March 28, 2016

使徒行傳6章8-15節

「司提反滿得恩惠能力,在民間行了大奇事和神蹟。當時有稱利百地拿會堂的幾個人,並有古利奈、亞力山大、基利家、亞西亞、各處會堂的幾個人,都起來,和司提反辯論。司提反是以智慧和聖靈說話,眾人敵擋不住,就買出人來說:『我們聽見他說譭謗摩西和 神的話。』他們又聳動了百姓、長老,並文士,就忽然來捉拿他,把他帶到公會去,設下假見證,說:『這個人說話,不住地糟踐聖所和律法。我們曾聽見他說,這拿撒勒人耶穌,要毀壞此地,也要改變摩西所交給我們的規條。』在公會裡坐著的人,都定睛看他,見他的面貌,好像天使的面貌。
 
   初代教會裡,神的能力不單臨到使徒,也不單臨到教會領袖,神的能力是臨到每一個人。神的恩賜不是只給教會的領袖,而是給凡事奉祂的人。今天在教會,我們很容易以為,神的一些恩典都是給領袖或牧師的,而我們這些「平信徒」沒有太多能力與恩賜。其實聖經裡清楚地說,神賜下使徒、先知各樣職務的目的,是要成全聖徒,好讓眾聖徒能起來,同心合意地來事奉神。
 
   第八節裡講到,司提反滿有恩惠、能力,在民間行大奇事和神蹟。一方面我們真的需要明白,因為主的憐憫我們才能來服事祂。因為祂的憐憫,我們才能站立在神寶座面前。求神讓我們常在主裡面,事奉的時候總是有恩惠的事奉。另一方面我們需要有能力,否則很多時候,教會常容易變成基督徒軟弱交通中心。教會不該是這樣一個地方,而應是充滿大能的地方;我們需要聖靈能力完全地彰顯,來高舉耶穌基督的榮耀。我們需要有恩惠,也需要有能力,司提反正是這樣一個人;且他以智慧和聖靈來說話,叫眾人都抵擋不住。很多時候我們在北美,傳福音的時候很喜歡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或經驗。但傳福音永遠不是憑著口才或知識,乃是憑著神的智慧和聖靈的工作。
       
    
與劉彤牧師同心禱告
主,我們感謝你,你在司提反身上大有能力地使用他。他是個滿有恩惠的人,也求主今天把恩惠能力賞賜下來,讓我們也在生活中為你作榮美的見證。感謝禱告奉耶穌得勝的名祈求,阿們!

Sunday, March 27, 2016

使徒行傳6章5-7節

「大眾都喜悅這話,就揀選了司提反,乃是大有信心、聖靈充滿的人;又揀選腓利、伯羅哥羅、尼迦挪、提門、巴米拿、並進猶太教的安提阿人尼哥拉,叫他們站在使徒面前。使徒禱告了,就按手在他們頭上。神的道興旺起來。在耶路撒冷門徒數目加增的甚多,也有許多祭司信從了這道。」
 
   初代教會增長的過程中,給我們很多的榜樣。首先,初代教會並沒有讓主的事工來分散他們的注意力,當教會在增長的時候,總是會有層出不窮的事發生,每一件事情都好像是必須要馬上去處理,解決了一個問題又是一個問題,就發現當我們在服事中,很容易將眼目從耶穌基督的身上挪開,就像馬大一樣,在忙碌的事奉中,反而她的心遠離了主。但也有很多人說:那只要親近神就好,不要做外面的事情,耶穌雖然責備馬大的忙碌,但並沒有讚同馬利亞坐在那裡什麼事都不做,耶穌只是說:有一件事情比你做什麼或不做什麼更重要,那就是你的眼目要定睛在耶穌基督的身上。
 
   另一方面,初代教會給我們的榜樣,當教會在增長的過程中,乃是學習分工的配搭團隊事奉,因為沒有一個人是萬能的,個人總是有不同的恩賜,神給我們恩賜的目地,不是叫我們高舉自己,乃是要我們在教會中互相配搭,建造教會。
 
   曾經有人問一個很出名的足球教練說:請問什麼叫足球?他說足球對我來講,就是二十二個急需要休息的球員和五萬個急需要運動的觀眾。今天教會不也是如此?很多人只是習慣的參加主日祟拜、參加小組,很少想到如何積極的參與事奉的工作,其實神給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恩賜,恩賜是沒有大小的分別,每樣恩賜在神眼中都是同等重要。在教會裡面需要人人事奉各盡其職,否則在教會裡到處會發生漏接的現象,是要人人事奉,我們也鼓勵更多的弟兄姊妹,能成為教會的全職同工,不見得要成為傳道人,卻能加入教會裡做很多行政的事務。當教會人人動員,減輕傳道人在處理行政事務上的重擔和壓力,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這樣教會才可能繼續成長。
       
    
與劉彤牧師同心禱告
主,求你幫助我們,在教會事工的原則上,讓我們的眼目常常定睛在你的身上,把教會當成我們屬靈的家,好讓教會持續成長,讓你的心意得滿足。感謝禱告奉耶穌得勝的名祈求,阿們!

Saturday, March 26, 2016

使徒行傳6章1-4節

「那時,門徒增多,有說希利尼話的猶太人,向希伯來人發怨言.因為在天天的供給上忽略了他們的寡婦。十二使徒叫眾門徒來,對他們說,我們撇下 神的道,去管理飯食,原是不合宜的。所以弟兄們,當從你們中間選出七個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我們就派他們管理這事。但我們要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
 
   初代教會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會有幾個問題:
 
   首先遇到的是愛心的問題,本來當人數不多的時候,他們好像一家人,彼此相親相愛,凡物共用,可是人數漸漸多起來,他們在聚會當中漸漸就發現,他們所不認識的人好像比認識的人還多。他們的愛心或許跟以前一樣沒什麼改變,但環境慢慢使那些互相熟悉的人自己成為一個小團體,特別當時還有一些說不同話語的希伯來人,說相同話語的人就會想自己人多多關照,吃飯的時候,飯就多加一瓢,但遇見你所不大認識的人,一切秉公照辦。所以無形中你就會發現有一種差別待遇的現象,以至於有些人總覺得他們是被忽略的一群人。今天在教會的增長過程當中,我們不也是面對同樣的問題嗎?主的命令一方面是叫我們傳福音,但另一方面也是教我們能彼此相愛,既然是彼此相愛,表明相愛不是單方面的。
 
   其次在初代教會也遇到一個屬靈的問題,使徒對門徒說撇下上帝的道去管理飯食是不合宜的,並不是管理飯食的工作不重要,在這一切外在的危機和衝突的背後,有一場屬靈爭戰,魔鬼撒但總是要用各樣的方式來分散我們的注意力,好叫我們的眼目從耶穌基督的身上轉移到其他事物上,特別在矽谷事業很重要,生活也很重要,人情更加重要,這些東西都是我們生活在這世界上無法避免的責任,但另一方面求主也讓我們不要在忙碌當中迷失了我們自己,不要忘記今天我們是屬主的人,我們應當要為主而活,將眼目轉移回到耶穌基督的身上,求主的靈來幫助我們,在每天的生活當中我們專心來仰望神,因為唯有當你確定了你生命當中的優先次序之後,你的生活才可能充滿智慧與能力。
       
    
與劉彤牧師同心禱告
主,感謝你,讓我們的眼目就單單定睛在你的身上,在每天的生活中遵從你的命令,傳福音且學習彼此相愛,也主動認識一些不認識的人,用主的愛去愛他們。禱告奉耶穌的名祈求,阿們!

Friday, March 25, 2016

使徒行傳5章40-42節

「公會的人聽從了他,便叫使徒來,把他們打了,又吩咐他們不可奉耶穌的名講道,就把他們釋放了。他們離開公會,心裡歡喜,因被算是配為這名受辱。他們就每日在殿裡,在家裡,不住的教訓人,傳耶穌是基督。」
 
   初代教會面對逼迫和現代教會面對逼迫有很大的不同,在初代教會他們面對逼迫的時候他們就心裡歡喜,因為他們覺得算是他們配為這名受羞辱,即不為主受苦還是一件挺羞辱的事情,能夠為主受苦才是真正的光榮。現今卻視「受辱」是一件羞辱的事情,其實我們卻不明白原來主耶穌曾經為我們受了最大的羞辱,主耶穌在十字架上全身的赤裸遭受群眾的辱罵、鞭打。因著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受羞辱,我們才能夠得到恩典、才能享受到神的榮耀,但是常常今天我們得享榮耀的人我們卻忽略了主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所做,給我們一些恩典,我們不喜歡受苦的事情,實在很難明白在初代教會的人,反而會覺得為主受苦是很光榮的事情。他們為主受苦,他們覺得算是配為這名受苦,這是何等不一樣的心態。
 
   在現今的時代,我們常聽到在中國大陸裡面許多家庭領袖的見證,我曾經跟很多家庭領袖有一些分享,就發現每一次家庭領袖們出去傳道的時候,他們都已經準備好出門後是不回家,因為隨時會被抓,有生命的危險。有一次我跟一位家庭領袖談,我說最近聽說風聲很緊,別在這個時候傳福音,等到以後風聲鬆了一點再去傳福音;沒想到家庭領袖對我說,這是家常便飯,他們每次出門便總也不準備回家,隨時準備為主殉道,我們看見這是他們生活的方式,這是我們在西方的世界所很難明白的,但這就是他們的生活,求主來幫助我們,今天我看見現在的基督徒常常在生活裡面缺乏能力,受到一點冤屈,受到一點苦就哇哇叫,這是因為我們對為主受苦沒有一個正確地認識,以至於我們不知道要怎麼樣來面對苦難,求神再一次來幫助,在每天的生活當中,讓我們心裡面準備好為主受苦,能夠抵擋罪惡。
       
    
與劉彤牧師同心禱告
主,感謝你,因你為了我們受苦,在十字架上受羞辱,讓我們在你的裡面與你同享榮耀。求你幫助我們,當我們的心智為你受苦時,也讓我們能夠欣然領受。禱告奉耶穌得勝的名祈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