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31, 2018

羅馬書4章9-12節

「如此看來,這福是單加給那受割禮的人嗎?不也是加給那未受割禮的人嗎?因我們所說,亞伯拉罕的信,就算為他的義。是怎麼算的呢?是在他受割禮的時候呢?是在他未受割禮的時候呢?不是在受割禮的時候,乃是在未受割禮的時候。並且他受了割禮的記號,作他未受割禮的時候因信稱義的印證,叫他作一切未受割禮而信之人的父,使他們也算為義;又作受割禮之人的父,就是那些不但受割禮,並且按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未受割禮而信之蹤跡去行的人。」
 
   神實在是公平的,福音不單臨到猶太人,更臨到相信神的外邦人。亞伯拉罕就是被神呼召的外邦人,猶太人的祖先本是一位迦勒底人,也就是現在的伊拉克。但因著他的順服,就成為神手中的器皿,不但子孫得蒙祝福,而且萬國萬民也都因他得蒙祝福。這個祝福的管道是怎樣開始的呢?猶太人以為是從割禮開始,其實不是,乃是從迦勒底的吾珥開始。神在那裡揀選了亞伯拉罕,要他離開本鄉、本族、父家,到一個不知道的地方去,這實在是不容易的事。
 
   當時若是他太太撒拉在旁邊整理東西,問他:「我們要到哪裡去?」「不知道!」「要去多久?」「不知道!」甚至她問:「為什麼要去?」「我也不知道!」但亞伯拉罕抓住神的應許,憑著單純的信心勇往直前。他七十五歲時,神應許他一個兒子,事實上到一百歲時他才得著這個孩子。不是說神的道路不夠美好,而是神的工作有祂自己的時間與方式。亞伯拉罕是一個單純信靠神的人,他選擇神的道路,神就稱他為義,不是他本身有什麼過人的長處,乃是因為樂意成為主的器皿。
 
   亞伯拉罕之所以成為神的朋友,不止是因為受了割禮,割禮不過是外表的一個記號;亞伯拉罕的稱義,乃是因為信靠與順服。你願意像亞拉伯罕一樣成為萬國萬民的祝福嗎?從小事上開始順服你的神吧!
       
    
與劉彤牧師同心禱告
主,求你給我們順服的心志,在每天生活中,相信你的話語,並且順服你的帶領,使我們像亞伯罕一樣成為萬國萬民的祝福。感謝禱告奉耶穌得勝的名祈求,阿們!

Sunday, December 30, 2018

羅馬書4章6-8節

「正如大衛稱那在行為以外蒙 神算為義的人是有福的。他說:『得赦免其過,遮蓋其罪的,這人是有福的!主不算為有罪的,這人是有福的!」
 
   很多人生活在罪惡權勢之中,所謂罪,其實不一定是什麼大壞事。就像發牌氣,明知道不應得罪人,對自己身體又不好,可是脾氣一來就像山洪暴發,不可收拾。脾氣發完後就開始懊悔,希望下次不要無緣無故發脾氣,可是一次又一次,好像永遠勝不過在我們裡面的力量。不只發脾氣,如果謙卑地察驗自己,就會發現許多事正在轄制我們:有人心裡充滿懷恨,不能饒恕別人;有人充滿自大驕傲,甚至活在不潔淨的思想中,一直不能勝過。生活在這些黑暗權勢裡,我們沒有平安,心中常被罪惡感控告,活在對過去的懊悔中,沒有真正的自由。聖經說「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當我們在神面前承認自己的罪,甚至是對別人的虧欠,神就用寶血塗抺我們一切過犯,使我們得醫治。主的寶血可帶給我們三方面的恩典:
 
   第一,寶血帶給我們在地位上的赦免。在神面前承認罪過時,主就要用寶血遮蓋我們,在神面前這個罪已被赦免,我們在神面前像一張白紙,在地位上已被赦免。
 
   第二,寶血帶給我們在情感上的赦免。許多人雖然認了罪,神也赦免他們的罪,但是內心卻不能饒恕自己,仍然活在過去的轄制中。然而主的寶血不但可以在地位上赦免我們,也可以在情感深處赦免我們。
 
   第三,寶血帶給我們傷害的醫治。有時從別人來的傷害,會使我們活在冰冷黑暗之中,主的寶血也能填補你我心中的傷口而帶來醫治。
 
   你心中需要被赦免及饒恕嗎?只要祈求,主的赦免就能臨到你!
       
    
與劉彤牧師同心禱告
主,感謝你,因你應許我們,若認自己的罪,你就要赦免我們,求你將赦罪的平安賜下在我們中間。感謝禱告奉耶穌得勝的名祈求,阿們!

Saturday, December 29, 2018

羅馬書4章1-5節

「如此說來,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憑著肉體得了甚麼呢?倘若亞伯拉罕是因行為稱義,就有可誇的;只是在 神面前並無可誇。經上說甚麼呢?說:『亞伯拉罕信 神,這就算為他的義。』做工的得工價,不算恩典,乃是該得的;惟有不做工的,只信稱罪人為義的 神,他的信就算為義。」
 
   天下真有白白的禮物嗎?有一次我去泰北短宣,坐巴士回清邁途中,服務人員將冷飲放在我們面前,我與同行弟兄同聲婉拒了,他就去發給其他乘客。後來才發現是免費的,於是我們趕快再跟服務人員索取,真是有點難堪的經歷!每天生活環境中,我們已習慣「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最直接的反應就是去拒絶那份冷飲,但沒想到巴士居然有附贈冷飲的服務。
 
   攔阻我們領受神恩典的,常常就是我們錯以為的觀念。我們以為恩典是用靈命換取的,這也導致我們容易去論斷別人,覺得自己靈命比別人好,以為自己比別人配得恩典。事實上,恩典卻是白白得來的,沒有人在神面前是可誇的。第四節說「做工的得工價,不算恩典」,若以為你配得神的恩典,比別人更屬靈,那麼你根本還沒有得到過恩典。你擁有的不過是自以為是的感覺,因為你只得到了該得的,是操練自我所帶來的滿足感,那不是恩典。恩典是你得到不配得的,沒有去做工卻得到的,是白白得來的,你我也只能白白領受。第五節說「惟有不做工,只信稱罪人為義的 神,他的信就算為義」,這雖是難以理解的事,但卻是極其寶貴的禮物,我們可以坦然無懼來到父神面前,支取祂的豐富與慈愛、恩典與能力。而我們需要做的,只是單純地領受,真是何等寶貴。
       
    
與劉彤牧師同心禱告
主,感謝你,因你的恩典是白白的,你也樂意在我們每天生活中賜下恩典。求主除去我們裡面自以為義的態度,今天就領受你一切恩典。感謝禱告奉耶穌得勝的名祈求,阿們!

Friday, December 28, 2018

羅馬書3章29-31節

「難道 神只作猶太人的 神嗎?不也是作外邦人的 神嗎?是的,也作外邦人的 神。 神既是一位,他就要因信稱那受割禮的為義,也要因信稱那未受割禮的為義。這樣,我們因信廢了律法嗎?斷乎不是!更是堅固律法。」
 
   為什麼保羅花那麼多時間來爭論割禮的問題?因為創世記17:9~14說明割禮乃是神選民的記號,所以當時猶太基督徒長期在這種文化影響下,覺得一個人若要成為基督徒,應當先受割禮。然而他們卻沒看見,在這種要求下帶來錯誤的陷阱,就是會要求外邦人作基督徒以前,得先作猶太人。到底是割禮的形式重要?還是割禮背後的信心更重要?一個人可以有割禮的形式,但不代表他有真實的信心,當年許多猶太人因悖逆神而死亡,他們所受的割禮卻不能拯救他們。
 
   另一方面,當一個人真正憑信心領受神恩典時,他的信心就要帶領他走向合神心意的道路。保羅說信心不是要廢掉律法,而是更堅固律法,因為律法是外在的,重要的卻是一個人的內心。一個注重律法的人,不見得有真實的信心,但一個有信心的人,卻會順服神逐漸遵行律法。求主幫助我們,不按外表的儀文論斷別人,教會裡有許多文化,我們常不自覺按這種教會文化批評論斷別人。如洗禮的方式會造成批評,所以有些教會一定堅持按照他們的方式重洗,才能得救。或如敬拜的方式也造成批評,所以敬拜時舉不舉手也能帶來爭論。直到如今,信徒還是很容易將教會的傳統文化放在信心之先,以致於像當年的猶太人,用外表的儀文彼此爭論。求主來釋放我們,不再為儀文而爭論,反而為彼此的信心來歡喜快樂。
       
    
與劉彤牧師同心禱告
主,求你開我們眼睛,不再從外表的律法看弟兄姊妹,也不再按外表的形式論斷他們。反而讓我們看見他們裡面的信心而接納他們,願你的愛從寶座澆灌下來。感謝禱告奉耶穌得勝的名祈求,阿們!

Thursday, December 27, 2018

羅馬書3章27-28節

「既是這樣,哪裡能誇口呢?沒有可誇的了!用何法沒有的呢?是用立功之法嗎?不是,乃用信主之法。所以我們看定了:人稱義是因著信,不在乎遵行律法。」
 
   在神設立的救恩裡,人沒有辦法自誇,因為我們一點都不能按行為使自己得救。事實上,這是許多人不願接受耶穌的原因,因為總覺得自己還能做些什麼。很多人想用立功之法,在自己身上積聚功德,用來換取過去犯的罪。事實上一個人行善是應當的,也是人的本份,一點都不能代替以前的虧欠。如果問那些想修功德的人,還需要多少功德才能補償罪過?沒有人敢說已經夠了,永遠都不夠。唯有耶穌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死,成為永遠的贖罪祭。希伯來書10:14說:「因為他一次獻祭,便叫那得以成聖的人永遠完全」。耶穌十架的工作,一次成為永遠的贖罪祭,我們需要做的,只要謙卑地接受。聖經說:「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驕傲的人總覺得自己還能做些什麼來換取恩典,而謙卑的人永遠能看見自己的軟弱,承認自己的不足,接受從神來的一切恩典。
 
   孩子是最單純、也最謙卑的,難怪耶穌說:「你們若不回轉像小孩子的樣式,斷不能進天國」。讓我們立志在神面前作個謙卑的人,因為謙卑的人能在人生各個角度中看見神的存在與作為,當然也可以從其他弟兄姊妹身上,得到彼此扶持的好處。首先,先來認識神。因為一個人只看見自己時,總以為自己很大,但轉眼來認識神時,便開始認識自己的渺小。其次,必須認識神在你身上的計畫,不用常去與人比較。一個人若想被神使用,謙卑是要學習的首要功課,弟兄姊妹,你願意從今天就開始嗎?
       

與劉彤牧師同心禱告
主,求你教導我們成為謙卑的人,不再依靠自己的能力,樂意仰望你的恩典。求主讓我們不去與人比較,而是按照所得的恩賜為你而活。感謝禱告奉耶穌得勝的名祈求,阿們!

Wednesday, December 26, 2018

羅馬書3章25-26節

「 神設立耶穌作挽回祭,是憑著耶穌的血,藉著人的信,要顯明 神的義。因為他用忍耐的心,寬容人先時所犯的罪,好在今時顯明他的義,使人知道他自己為義,也稱信耶穌的人為義。」
 
   基督徒得享神恩典的原則,正如救恩之所以臨到我們,是憑著耶穌的血、藉著人的信,為要顯明神的公義。同樣,神各樣恩典要臨在我們身上,也是憑著耶穌的血,藉著人的信,為要顯明神的義。
 
   首先,神的恩典臨到我們,需要憑著耶穌寶血。寶血是得勝仇敵工作的根基,寶血也能赦免我們一切罪孽,得以成為聖潔,來到神面前。聖經說:「人非聖潔,就不能得見主的面」,若沒有耶穌寶血的恩典,根本不可能來到主施恩寶座前,尋求智慧與力量,成為隨時的幫助。這寶血的救恩,不但在我們得救的時候需要,更在以後每個日子裡都需要。
 
   其次,也是藉著人的信,信心是基督徒得勝生活的錀匙。聖經說:「我們乃是因著信心,來得勝這個世界」;希伯來書11:6也說:「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我們必須憑信心來面對每天生活的挑戰,信心是在一無所有的時候,仍然相信神預備萬有。信心是約旦河水還沒有退去前,相信在踏出第一步時,河水就會分開。信心建立在神的話語上,神的話怎麼說,事情也將怎麼成就。我們每天生活,應當學習憑信心而不是憑眼見,因為眼見叫人死,唯有信心才能叫人活。
 
   第三,為要顯明神的義。神在我們身上一切工作,都是為了使我們生命更加成熟、聖潔,像耶穌基督的樣式。神的恩典使我們生命,更加彰顯出祂的公義聖潔,因為這是神在我們身上至終的心意。祂不但要我們知道祂是公義的,並要使每個信祂的人成為公義,這是何等大的恩典。
       
    
與劉彤牧師同心禱告
主,願你增加我們信心,在每天生活中經歷你更多恩典。讓我們憑著信心來到你面前,每天支取你的恩惠與能力。感謝禱告奉耶穌得勝的名祈求,阿們!

Tuesday, December 25, 2018

羅馬書3章23-24節

 「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 神的榮耀;如今卻蒙 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地稱義。」
 
   許多人不明白罪的定義,覺得自己沒有殺人放火,怎麼有罪呢?其實罪不只是外在的罪行,更是一種內心拒絶神的態度。所謂「虧缺了神的榮耀」,就是沒有用神當得的榮耀來榮耀祂;本來神創造我們時,乃是要在我們身上訴說自己的榮耀與美德。創造萬物時,祂看一切都是美好,更用自己的形像造人,要在人身上反映出祂的榮美。當人在生活上拒絶神時,就將身上能夠反映神榮美的功能關閉了,神的榮耀不再能在人身上顯明出來,這就是虧缺了神的榮耀。
 
   本來要在人身上彰顯出來的榮耀,現在不能彰顯了,這就是聖經中所說的罪。人總喜歡以自我為中心,覺得自己比別人好。在自我中心裡,我們看見這個「罪」,使我們與神的關係斷絶,也與人的關係斷絶,更與自我的關係斷絶。罪惡使人失去平安、喜樂與滿足,但感謝神,因為祂的愛,為我們預備了救恩。因著耶穌在十架上的救恩,為我們彌補了這個虧欠,使我們生命得以重新完全,在基督裡可以白白稱義。我們不但可以白白稱義,更可以白白領受神一切恩典、醫治和能力。你今天有沒有來到主的面前,白白領受祂的恩典呢?
       
    
與劉彤牧師同心禱告
主,求你赦免我們過去的罪,我們實在犯罪,虧缺了你的榮耀。求主用寶血潔淨我們,使我們坦然無懼來到主施恩的寶座前,領受你一切恩典。感謝禱告奉耶穌得勝的名祈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