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anuary 31, 2017

馬太福音9章9-13節

「耶穌從那裡往前走,看見一個人名叫馬太,坐在稅關上,就對他說:『你跟從我來。』他就起來,跟從了耶穌。耶穌在屋裡坐席的時候,有好些稅吏和罪人來,與耶穌和他的門徒一同坐席。法利賽人看見,就對耶穌的門徒說:『你們的先生為什麼和稅吏並罪人一同吃飯呢?』耶穌聽見,就說:『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經上說: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這句話的意思,你們且去揣摩。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
 
   耶穌在地上的日子,是何等樂意與稅吏罪人作朋友。耶路撒冷在當時是何等地宏偉繁華,每個人走在城裡的街道都覺得何等驕傲。但主在橄欖山上看耶路撒冷時,祂就為耶路撒冷城大大哀哭。主走入耶路撒冷城的時候,卻樂意與許多罪人,甚至稅吏坐席,一同吃飯,為什麼呢?
 
   是因為主的憐憫,看見人在罪惡中的可憐和貧窮。耶穌說,我來就是要召罪人悔改,幫助那些有病的人;所以第十二節主說:「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的,有病的人才用得著。」但世界上真的有康健的人嗎?其實沒有,只不過有許多自以為康健的人;真的有沒有罪的人嗎?其實沒有,只不過有許多自以為沒有罪的人。這就是為什麼耶穌在地上時,那麼嚴厲地責備那些自以為義的人,甚至為他們哀哭。因為他們才是真正需要救恩的人,卻拒絕救恩,拒絕耶穌基督,是何等可惜。
 
   這裡有個人名叫馬太,是個稅吏,在當時是不被猶太人接納的。當主的恩典臨到他,認識自己的罪和需要,他聽到耶穌呼召,就起來跟從。聖經說「他就起來」,沒有再等候,沒有面子和理性的問題。一個知道自己有罪的人,可以因信心得到新生命,這是何等奇妙!今天你有任何需要,也可以同樣來到主面前;當主呼召時,你就起來,就要看見奇妙的恩典可以臨到你!
       
    
與劉彤牧師同心禱告
主,感謝你,求你開我們眼睛,看見自己的貧窮軟弱。讓我們再次回到你面前,尋求你的力量和幫助,願主的恩典因著我們的信心臨到每個人身上。感謝禱告奉耶穌得勝的名祈求,阿們!

Monday, January 30, 2017

馬太福音9章1-8節

「耶穌上了船,渡過海,來到自己的城裡。有人用褥子抬著一個癱子,到耶穌跟前來。耶穌見他們的信心,就對癱子說:『小子,放心吧!你的罪赦了。』有幾個文士心裡說:『這個人說僭妄的話了。』耶穌知道他們的心意,就說:『你們為什麼心裡懷著惡念呢?或說你的罪赦了,或說,你起來行走,哪一樣容易呢?但要叫你們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就對癱子說:『起來,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那人就起來,回家去了。眾人看見都驚奇,就歸榮耀與 神,因為他將這樣的權柄賜給人。」
 
   主醫治這個癱子時,法利賽人和文士有很大爭論,因主沒有說「你的病得醫治了」,反而說「你的罪赦了」。這對法利賽人和文士是非常困惑的事,因為只有神才能赦免人的罪,耶穌難道是神?但耶穌反問他們:是醫治他容易?還是赦免他的罪容易?從人的角度,兩件事都不容易,但因耶穌是神的兒子,兩件事其實一樣容易。後來耶穌再次對這個癱子說「拿起你的褥子行走」,這次祂沒有說你的罪赦了。耶穌赦免一個人的罪時,這個人病也得醫治,兩件事同時並進。
 
   我們對耶穌的認識,常不是很全面。主在地上時,不但傳講神的道,也醫治病人;當主吩咐門徒兩個兩個出去時,要他們不但傳神國的道,也要醫治病人;當主把大使命托付給教會時,馬太福音說要傳神國的道,馬可福音最後講到手按病人,病人就得醫治。主一生總把神的道與醫治並行傳講,對主來講,赦免罪人與醫治人的疾病一樣重要。就法利賽人來講,他們對耶穌的醫治沒問題,但對祂赦罪的權柄充滿疑問。今天我們正好相反,對耶穌赦罪的權柄沒什麼疑問,卻對主醫治的權柄,心中充滿許多疑問。
 
   主也要問我們同樣問題:叫他的罪得赦免容易?還是叫他病得醫治容易?從人的角度來講都不容易,從主的角度來講,在神實在沒有難成的事。讓我們存著謙卑的心來到神面前,容許祂在我們身上做奇妙的工作。
       
    
與劉彤牧師同心禱告
主,感謝你,求你親自按手在弟兄姊妹身體上,再次赦免我們的罪,醫治我們的疾病,好叫我們的心回轉到你面前,在每天生活中尊你為大,歸榮耀給你。感謝禱告奉耶穌得勝的名祈求,阿們!

Sunday, January 29, 2017

馬太福音8章28-34節

「耶穌既渡到那邊去,來到加大拉人的地方,就有兩個被鬼附的人,從墳塋裡出來迎著他,極其兇猛,甚至沒有人能從那條路上經過。他們喊著說:『神的兒子,我們與你有什麼相干?時候還沒有到,你就上這裡來叫我們受苦嗎?』離他們很遠,有一大群豬吃食。鬼就央求耶穌說:『若把我們趕出去,就打發我們進入豬群吧!』耶穌說:『去吧!』鬼就出來,進入豬群.全群忽然闖下山崖,投在海裡淹死了。放豬的就逃跑進城,將這一切事和被鬼附的人所遭遇的都告訴人。合城的人都出來迎見耶穌,既見了,就央求他離開他們的境界。」
 
   耶穌在地上行神蹟時,人的反應往往不像大家所想像的。當耶穌釋放這兩個被鬼附的人得到自由後,人們似乎應當歡喜快樂;沒想到合城的人來見耶穌,反而希望祂趕快離開自己的境界。因為他們聽見放豬的報告,就很擔心,如果耶穌趕走兩個鬼讓所有的豬死光,祂若是再多行點神蹟,他們的家當房屋不就通通沒了?所以他們懇求耶穌趕快離開,卻不明白主為什麼要如此做。
 
   以當時猶太人的背景及律法,豬是不潔淨的動物,猶太人是不許養豬的。有人在這裡養豬,完全違背神的心意,甚至違背神的律法。所以耶穌聽見鬼的央求,讓牠們進入豬群時,祂毫不考慮地說:「去吧!」因為主知道,這些人養豬完全不合乎神的心意,所以祂才容許這件事發生。
 
   但因為城裡的人看重錢財,過於看重人靈魂得救和神的心意,以致於要求耶穌離開。你我是否能真實地歡迎耶穌基督來工作呢?我們求主在生命中工作,當主真的工作時,祂第一件事就要做潔淨的工作。凡一切不潔淨的,要先被耶穌對付,先被耶穌除去。我們不能只求恩典和醫治,因神要先除去人心中的攔阻和罪惡,好讓祂的恩典,能從寶座傾倒在我們生命中。
 
   求神開我們眼睛,看見神的道路,高過我們的道路;神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讓我們的眼目不看重地上有限的金錢,而要單單看見神的心意和工作,我們的心就會歡喜快樂。
       
    
與劉彤牧師同心禱告
主,求你鑒察,看在我們裡面有什麼不討你喜悅的地方。求神的靈光照、潔淨我們,除去一切的黑暗,領我們進入你光明中,每天能經歷你的得勝。感謝禱告奉耶穌得勝的名祈求,阿們!

Saturday, January 28, 2017

馬太福音8章23-27節

「耶穌上了船,門徒跟著他。海裡忽然起了暴風,甚至船被波浪掩蓋;耶穌卻睡著了。門徒來叫醒了他,說:『主啊,救我們,我們喪命啦!』耶穌說:『你們這小信的人哪!為甚麼膽怯呢?』於是起來,斥責風和海,風和海就大大地平靜了。眾人希奇說:『這是怎樣的人?連風和海也聽從他了!』」
 
   在人生的旅途中,不也常有這種「忽然」的暴風嗎?忽然意外臨到、疾病臨到,甚至攻擊臨到;面對忽然而來的驚恐,我們心中常失去平安。就像門徒和主在船上,海裡忽然起了風暴,門徒們驚嚇,要搖醒耶穌。
 
   主為什麼能在風暴中睡著呢?有人說,耶穌是睡在神話語的根基上。神的話語、神的應許,就好像枕頭;當我們把頭放在神話語上時,就讓自己得享安息,在各樣風暴中能夠毫無懼怕,繼續前進。耶穌充滿了神的話語,讓祂心中得享安息,無論風暴何等厲害,祂可以斥責風,風就平靜,斥責海,海就平靜。
 
   當主升天後,也將同樣的權柄放在我們生命中。我們也有斥責生命風暴的權柄,但很可惜,卻常常不明白自己的權柄,不明白神話語的寶貴。以致於在風浪中充滿驚恐,沒有真正得享安息。求神幫助我們,讓祂的話語成為磐石,成為依靠;當面對人生各樣風暴時,因著我們站立在神話語的根基上,心中就有平安,仍有喜樂。那話語也能從我們生命流露出去,成為別人的幫助;因神的話句句帶著權柄能力,風和海也要大大地平靜。求神幫助我們,在每天生活中經歷祂話語的能力!
       
    
與劉彤牧師同心禱告
主,感謝你,因你的話語安定在天。當我們倚靠你的話語時,就能勝過生命中一切的風暴。願主的聖靈幫助我們,將神的話啓示在我們心中,帶來極大的信心,能勝過環境,好讓我們天天經歷你的大能。禱告奉耶穌的名祈求,阿們!

Friday, January 27, 2017

馬太福音8章18-22節

「耶穌見許多人圍著他,就吩咐渡到那邊去。有一個文士來,對他說:『夫子,你無論往哪裡去,我要跟從你。』耶穌說:『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又有一個門徒對耶穌說:『主啊,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親。』耶穌說:『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你跟從我吧!』」
 
   很多人都盼望跟從主,就像當年人們來到耶穌面前,無論如何都要跟從祂。耶穌的回答似乎很冷酷,祂提醒每個前來的人:你跟從我的目的是什麼?在這段聖經之前,耶穌是個大能的醫治者,醫治許多有疾病的人,讓很多人羨慕這醫病的恩賜。也有很多人因病得醫治,滿心歡喜,所以要跟從耶穌。他們都是為了從耶穌那裡得到好處,所以前來跟從。就像主行了五餅二魚的神蹟後,很多人想擁立祂為王;他們不見得看到耶穌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只是為了有飯可吃,在飢餓時能得到飽足而已。今天你我跟從主的動機又是如何?為了病得醫治?還是為了一帆風順?
 
   主在這裡提醒: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如果只是為了得賞賜跟從主,那麼你要失望了!因為主所走的,是一條十字架的道路;如果不明白什麼是十字架的道路,有一天可能會走不下去。也有門徒說「主啊,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親」;從人的角度講是理所當然,但耶穌卻說「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你跟從我吧!」換句話說,不要讓任何事攔阻你。主的意思不是要我們不孝順,不紀念自己的親人;祂告訴每個跟從的人,要立定心志來跟從。否則有太多環境會拖延我們,總有許多藉口攔阻,哪一天很可能就走不下去。
 
   你樂意來跟從主嗎?你生命中若有許多攔阻,是否願意放下這些,單單跟從祂?主是信實的,祂必定要按照自己的豐富來供應你。
       
    
與劉彤牧師同心禱告
主,感謝你再次提醒我們跟從你的代價,這乃是十字架的道路。讓我們懂得將你放在生活每個部分的首位,立定心志單單跟隨。感謝禱告奉耶穌得勝的名祈求,阿們!

Thursday, January 26, 2017

馬太福音8章14-17節

「耶穌到了彼得家裡,見彼得的岳母害熱病躺著。耶穌把她的手一摸,熱就退了;她就起來服事耶穌。到了晚上,有人帶著許多被鬼附的來到耶穌跟前,他只用一句話,就把鬼都趕出去,並且治好了一切有病的人。這是要應驗先知以賽亞的話,說:『他代替我們的軟弱,擔當我們的疾病。』」
 
   主在地上時,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主醫治的能力,是透過祂的憐憫,臨到每個病人身上。在醫治禱告中,強調的永遠不是能力,而是神的愛與憐憫。醫治不是冷冰冰的能力,而是神愛的流露。
 
   首先,醫治的根源來自十字架上的愛。我們常會焦慮是否得醫治,以賽亞書說「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可以得醫治」,這段經文說明了,主擔當我們一切軟弱與疾病。我們尋求醫治的過程中,要學習定睛在愛我們的耶穌基督身上,思想祂的愛和十架上的救恩。因為對醫治的期待會讓人變得不安,其實要安靜下來,思想主,因主的愛才是醫治的泉源。我們要來到主面前,祈求祂的憐憫來觸摸,就像主走在耶利哥城,瞎子巴底買聽見耶穌經過,就大聲喊叫說:「大衛的子孫可憐我吧!」耶穌聽見就停了下來,這樣的祈求觸動祂憐憫的心腸;而惟有祂的憐憫,才真正能帶出醫治的能力。
 
   其次,是教會的愛。每次教會裡有弟兄姊妹生病時,需要有弟兄姊妹圍繞他們,為他們禱告。不但讓主的愛湧流在這個病人身上,也讓教會肢體間的愛,在病人身上湧流。當我們面對神、面對人時,我們裡面的信心,就被復興起來。在基督的愛裡,我們與眾人一同被帶到神面前;雅各書5:16說,「你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你們得著醫治。」我們本身沒有醫治的能力,但因著主十字架上的愛,醫治的泉水就湧流出來,透過弟兄姊妹,流到所有需要的人身上。因為耶穌代替我們的軟弱,祂也擔當我們一切疾病;今天就把你的疾病及軟弱帶到主面前,祂必定要為你擔當。
       
    
與劉彤牧師同心禱告
主,求你的聖靈澆灌在每位弟兄姊妹身上,把他們的軟弱疾病都交付在你手中。因為你應許說,你要代替我們的軟弱,擔當我們的疾病,要將我們從仇敵手中救出來,讓我們重新得以完全。感謝禱告奉耶穌得勝的名祈求,阿們!

Wednesday, January 25, 2017

馬太福音8章5-13節

「耶穌進了迦百農,有一個百夫長進前來,求他說:『主啊,我的僕人害癱瘓病,躺在家裡,甚是疼苦。』耶穌說:『我去醫治他。』百夫長回答說:『主啊,你到我舍下,我不敢當;只要你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必好了。因為我在人的權下,也有兵在我以下;對這個說,去,他就去;對那個說,來,他就來;對我的僕人說,你做這事,他做去作。 耶穌聽見就希奇,對跟從的人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麼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沒有遇見過...。」
 
   這個百夫長實在對神有信心,連耶穌都稱讚他。真正的信心,乃是對神的認識,也是對神話語的確信。我們雖常常熱切渴望來到神面前,但這個渴望本身,卻不能帶給我們信心。很多人以為迫切禱告,神必垂聽,結果事情卻沒有這樣成就;因為信心的根基,不在於人的願望和環境,乃在於主的話語。羅馬書10:17說:「信心是從聆聽而來,聆聽是從神的話語而來」,希伯來書11:1也說:「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信心不但在於有清楚的目標,更在於你從主那裡得到清楚的確據;這個確據,建立在你對主的認識,及你對主話語的確信上。
 
   你認識神,明白祂的心意嗎?希伯來書4:14~16說:「我們既然有一位己經升入高天尊榮的大祭司,就是神的兒子耶穌,便當持定所承認的道。 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 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我們在罪惡受苦中,或在疾病中,都可以來到神面前。我們常常像那撒瑪利亞婦人,當她在那裡與耶穌爭論時,主對她說:「如果妳知道神的恩典,並且向妳要水的是誰,妳就必早求祂,祂也早必給妳活水。」可惜,正因為她不知道,所以還跟主在教義和觀念上爭辯。如果你知道主的恩典,就會早早求祂賜恩典給你。
       
    
與劉彤牧師同心禱告
主,感謝你賜恩典給我們,讓我們憑信心來到你面前祈求。你的話語句句帶著能力,一出不徒然返回;求你再次將恩典臨到眾弟兄姊妹生命中,讓我們信靠你,從你那裡得著力量與幫助。感謝禱告奉耶穌得勝的名祈求,阿們!